冬病夏治在三伏 穴位贴敷疗顽疾
“冬病夏治”是祖国医学中很重要的预防医学思想,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依据“天人合一”的理论,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伏天人体气血旺盛,腠理开泄,此时贴敷,药力更易直达脏腑,可达到激发正气的目的,增加抗病能力。对于哮喘、慢支等寒冷季节发病加重的疾病而言,采用“冬病夏治”的疗法,将这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在阳气旺盛而未发病的夏季,通过中药敷贴等方法进行治疗和调理,以减轻在冬季发作时的症状和病情,从而促进其康复。
“冬病夏治” 是中医适宜技术和特色疗法之一,因其“简便廉验”颇受患者的青睐,我院康复医学中心整合院内专家资源、发挥学科群体优势、形成了“冬病夏治”规范的诊疗方案,利用院内特色制剂,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广泛开展“冬病夏治”系列活动,本年度三伏灸活动将于伏前十天(7月8日)开始,到今年末伏(8月16日)结束。现将具体活动事宜公告如下:
1.适应症
冬病夏治的适宜病种是中医辨证论治属阳虚(脾肾阳虚)、气虚(肺脾肾气虚)、虚寒者。具体疾病为:
1.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体虚感冒、冻疮、免疫力低下等。
2.慢性疼痛性疾病:颈椎病,腰腿痛,风湿、类风湿及各类关节疼痛等,对一些常见妇科病如痛经、盆腔炎、产后痛等也有一定疗效。
治疗适宜人群:成年人,主要指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以及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儿童,反复性呼吸道感染、过敏性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冬病夏治——神奇的“穴位敷贴”疗法
贴敷方法:
每伏第一天至第十天一次,每次间隔十天左右,一年共四次。
贴敷时间:
第一次—7月8日—7月17日(伏前十天加强)
第二次—7月18日—7月27日(初伏第一天至第十天)
第三次—7月28日—8月6日(中伏第一天至十天)
第四次—8月7日-8月16日(末伏第一天至第十天)
贴敷地点:康复医学中心针灸科、蜂疗科(门诊8楼)
预约联系电话 0913—2085954
王亚新
梁银利
康平利
何谓冬病夏治?
根据中医“天人合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趁夏日阳气正旺之时,用穴位敷贴、针刺、艾灸、理疗、按摩以及内服温补阳气的中药等方法治疗冬寒季节易发作的诸如咳嗽、哮喘、支气管炎等虚寒性疾病,可借三伏天之阳气,使患者虚阳恢复正常,增强抗病驱邪能力,从而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来临时再发作,此谓夏防冬病,“冬病夏治”。实践证明:穴位敷贴是冬病夏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何谓穴位敷贴?
穴位敷贴是将药物敷于体表相关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中医传统特色方法,夏季多用。我院每年夏天开展“冬病夏治——穴位敷贴”这一独具特色的传统疗法,为广大虚寒性疾病患者根除顽疾,排忧解难。
穴位敷贴疗法的作用:
穴位敷贴疗法具有温通经络、散寒祛湿、温肺化痰、温胃止痛、理气活血、补肾壮阳、增强体质、扶正祛邪、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再发作等作用。近年来,我院经过两万多例患者的治疗实践,总有效率达90%以上。
穴位敷贴疗法的特点:
该法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内病外治、安全无毒副作用,深受患者喜爱,特别是既不打针又不用吃药,最易为儿童接受。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的最佳时间及疗程:
每年三伏季节天阳之气正旺之时,是用穴位敷贴进行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每5—10天一次,3—6次敷贴为一疗程,连续敷贴3—4个三伏天。今年6月21日夏至、7月18日为初伏、 7月28日中伏、8月7日末伏,因此,今年穴位敷贴、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在6-8月份。
穴位敷贴注意事项:
(1)穴位敷贴成人每次贴8—10小时,儿童一般贴2—4小时,若敷贴局部皮肤瘙痒、灼热难受、应及时撤除胶布及药物纱布。
(2)若敷贴处出现瘙痒、起泡、甚至溃烂,其治疗效果最有意义,但不要搔抓,应保护患处并及时来医院皮肤科咨询、诊治,避免感染化脓。
(3)敷贴后忌剧烈活动,小儿敷贴应防止小儿将药物抓掉或抓破皮肤。
(4)敷贴后当天忌冷饮,少出入空调房。
(5)慎食肥甘滋腻之品,肥甘之品易导致内外湿邪合击人体。
(6)妊娠者、糖尿病患者、结核病患者、局部皮肤破损患者、对药物过敏者,不宜进行敷贴疗法。